2012年7月,高考成绩揭晓。永顺一中学生朱玉芹获湘西州文科状元、全省第二名,向伟获州文科第三名。好消息迅速传开,人们对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之后发现:两位同学出自同一个班级,班主任及语文老师是李双。人们接着发现,2009年湘西州文科状元符琴剑、州文科第三名向君都是李老师的学生。他所教的两届学生都有20人以上被重点院校录取。
州电视台等媒体前来采访,询问他的育人秘诀。李老师平淡地说:“用心育人,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发扬自身的育人优势,就会让学生成才变成水到渠成的事!”
好一个水到渠成!
他爱学生,教学生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每次接新班级,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学生基本情况,对学生的家庭了如指掌。班上学生的学习生活,他总是悉心过问,不让学生受委屈,避免学生走弯路。他看到贫困生章武冬天还盖着单被子,就自己掏钱买了新棉被给章武送去;他知道小龙因家庭贫困想辍学,就千方百计联系了资助人。对违纪的学生,他创造了特殊的“处罚”方式,常常以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即兴表演一个小品作为“处罚”,使学生乐于接受,并因为教师的信任和“包容”而努力改错。
他认为:“学生无全才,但人人都有才,善于引导,人人都能成才。”农村单亲女生小刘刚进高一时,上课不敢回答问题,不敢正眼看老师,与陌生人说话紧张得语无伦次。李老师与她母亲沟通,了解她性格的成因,并在课余找她谈心,鼓励她克服封闭恐惧心理,教她理清表达思路,学会流利表达,克服人际交往障碍。一位姓彭的男生个子矮小,怕军训、体育,也常常自怨自艾,李老师以邓小平、潘长江的故事鼓励他,引导他发现自己的长处,积极悦纳自我。梁晓明做事拖沓懒散,成绩一塌糊涂。李老师从引导他学写字入手,帮他建立自信,渐渐养成了认真学习的习惯,考上了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
李双认为“课堂是有生命的”。他精心设计每一堂语文课,让课堂教学触及学生心灵,从人的认知、人的情感、人的思想道德操守等方面引导和教育学生。《我与地坛》一课之后,刘寒同学感叹:“这一课让我真正懂得了父母的爱的伟大,平时我有些抱怨父母哆嗦,现在感到自己是多么幼稚”;田瑶则说:“课后,我躲在被子里哭了很久,我平时不愿吃妈妈从乡下捎来她为我炒的菜,后悔认为妈妈就是多事。今后,每个周末,我要给在外打工的爸爸和在家种地的妈妈打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