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刘细满吴小雄图/记者吴小雄
为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长沙县黄花镇黄花中学始终坚持把教学常规的落实与管理放在重要位置,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各项常规管理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黄花中学坐落在黄花镇中心地带,交通便利。学校成立至今已有40多年,为长沙县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广大教职员工兢兢业业,在“博学精思,天道酬勤”的校训激励下,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成为了长沙县的一所窗口学校、文明学校。该校现有31个教学班,学生1784人,教师117人,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长沙市花园式单位”、“长沙市模范职工之家”、“长沙市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长沙市示范性学校”,“长沙县田径人才培训基地”等光荣称号。现在,该校以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秀的办学业绩,步入长沙县初中教育先进行列。
加强学校常规管理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制定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师教学计划
该校每期开学初均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行政会议,反复讨论拟订《学校工作计划》的指导思想、原则以及工作重难点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措施。通过上述两种形式的会议,在认识统一、目标明确的情况下,再拟订出《学校工作计划》,学校计划具有自身的特色,计划拟订后,经全校教职工会议通过。然后各教研组、班主任、科任教师围绕学校计划,拟订教研组、学科组和个人教学等各类计划。
为确保《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实施,一是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组织教师学习了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明确责任,落实分工;二是狠抓各种管理制度的落实,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制度生效;三是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变以往的定期抽查为不定期抽查;四是严格兑现奖惩。
重视班级管理的基础作用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是集教育、教学和个性发展于一身的有机共同体。
首先,转变班级管理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重视对学生进行民主平等意识培养、文明行为的养成、人格魅力的熏陶。
其次,形成班级管理独特的基本模式。1、加强班干部培养,让学生“自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干部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学生能干的事,干部不干”,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自我管理的能力。2、制定班规,加强自治,变“人治”为“法治”。3、构建宜于竞赛的小组结构。
第三,转变班级活动模式为多元化。通过主题周活动教育,系列性活动教育,让班级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如感恩主题教育、军训、常规教育月、常规知识竞赛等。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有趣、有益的班级活动,在品质、性格、能力等各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四,转变班级文化建设为个性化。班级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学风的必备条件。学校每期组织最美教师和最美办公室评比,让教室里的每一块墙壁具有教育功能,营造浓厚的管理文化氛围。
第五,转变学生评价方式为多重化。班级评价学生能做到从多方位评价学生、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自我评价,利用群众力量综合评价学生。每期对每个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评估,全体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达100%,优秀率达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