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绩显著
长期以来,学校秉承“仁爱精勤”校训,坚持“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专业发展铺路”的办学理念,不断开拓进取,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一次性合格率98%以上,高考升学率90%以上。学生李利平1995年高考以档分675分荣获湖南省理科第一名,录取清华大学;学生刘旭2002年高考以档分719分荣获湖南省理科第一名,录取清华大学。高中物理奥赛省特等奖获得者梁子长、高中数学奥赛省一等奖获得者梁志斌、高中化学奥赛省一等奖获得者李剑、高中生物奥赛省一等奖获得者刘乡等众多的优秀学生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学校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为祖国培养了四万多名合格的初、高中毕业生,从这里先后走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龙驭球、张信威,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刘海藩,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吴奇修,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原党委书记兼总裁李周书,深圳雷曼光电董事长李漫铁等一大批社会各界的精英。
科研成果斐然
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蔚然成风,先后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中学语文教学》等10多个实验课题荣获国家和省级基础教育教研成果奖,《合理运用音像媒体,发展学生英语四会能力》实验课题是国家义务教育音像教材建设重点研究课题的子课题,获省级成果奖,“四自教育法”实验课题获湖南省教研成果二等奖和中南六省教研成果评比二等奖,CAI课件开发小组研制的课件有200多个获省级奖,填补了省内一些项目的空白,学校2000年被教育部定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生中一大批特长人才脱颖而出,学生柳卫等发明的“方便鞋套”获国家专利,吴科设计的“刻度尺剪刀”获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奖。邓平、阳昭慧等11人2008年参加第18届全球青少年环球地图大赛,有2项分别获得日本制图协会会长奖和北海道教育大学校长奖,3项获得优秀奖。
硬件设施齐全
学校从几台幻灯机起家,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有多媒体教室76间、校园局域网一个、互联网安装到教室和教师家庭的现代教育技术大户。学校现有教学大楼4栋,科学楼1栋,大型食堂1栋,教师住宿楼9栋,电子监控系统及闭路广播系统,多功能阶梯教室、心理咨询室、阅览室、图书馆、体育场、国师桥、国师广场、文化墙等设施齐全;全校园林绿化面积61300余平方米,覆盖率达43%。着力营造了“绿化、美化、净化、艺术化、人文化”校园环境,充分开发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
体艺特色鲜明
1993年以来,学校在国家级、省级体育比赛中夺得金、银、铜牌400多枚,在国际体育比赛中夺得铜牌1枚,培养国家一级运动员6人,向高校输送合格体育新生300余人。1993年成功地承办了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学校先后5次评为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现为“全国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优秀学校”、“湖南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重点中学”、“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声乐队、舞蹈队等坚持严格训练和科学的管理,多次在省中学生文艺调演中获奖,两次跻身于“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行列。
涟源一中的办学成绩经《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湖南教育》、《湖南电台》、《湘声报》、《娄底日报》等媒介传播,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声誉。1996年校庆,湖南省政协主席刘正为学校题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同年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夫生为学校题词:“奋发图强,再创辉煌”。
今日的涟源一中,在校长吴梦周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将以“创品牌学校、育一流人才”为办学宗旨,恪守“以人为本、以德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治校方略,继往开来,协力同心,实现新的跨越,谱写新的篇章。
小贴士
涟源市第一中学
校训:仁爱精勤
办学理念: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专业发展铺路
办学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成为“娄底领先、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优质高中学校;深入推进教育改革,锐意进取,注重开发学生潜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实验性学校;模范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挖掘与培育校园文化,注重体艺特色的传承与发扬,成为辐射办学成果,输出办学经验的特色学校。
培养目标:寻求面向全体和张扬个性的和谐统一,探索全面发展和特长鲜明的和谐统一,追求知识传承和实践创新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的智能和人格和谐发展,着力把学生培养成健全的人,有特长的人,有追求的人,使涟源一中学子具有:出色的才智+健全的人格。
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为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专业能力的发展、专业精神的发展,推进“名师工程”,以名师促名校,以名校带名师,努力锻造一支思想先进、意识超前、师德高尚、师风高洁、师能高超,适用现代教育改革和教书育人实践的高素质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