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趣、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效果。
尊重学生个性培养美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得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
创设愉悦情境激发美术兴趣
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展示学生作品激发兴趣。可通过展览学生自己的美术作品来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如:将获奖学生美术作品张贴在宣传窗或教室内,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也让校园文化建设增添艺术氛围。
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唤起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如挂图、录象、光碟等。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游戏教学激发兴趣。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可作游戏因素,采用学生喜爱玩游戏习惯,使学生能在愉快中学到知识。比如在初一人物头像的课程中,就可以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教学,再贴眼睛、眉毛等,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了解人物五官位置,掌握五官“三庭五眼”比例关系。
利用乡土材料激发美术兴趣
美术课,要准备很多材料,如:橡皮泥、积木等等,如果没有这些材料,美术课便难以开展。我提倡学生将乡村随处可见的材料引入课堂。比如初三的雕塑课,可让红泥讲解,没有积木,茅草茎、竹子同样可做造型;松果、树皮、稻草、毛线、碎布等都可用来制作手工艺品,使学生更真实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掌握技能。
到大自然中去激发美术兴趣
艺术来源于生活。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去听、去看、去触摸、去感受,尝试用色彩去表达,去抒发。如七年级在上画向日葵一课时,我要求学生选择适合而简洁的画面,运用颜色和画具,画一幅色彩风景画。当我把学生带到校外,他们欢呼雀跃,高兴的选择一处风景开始创作,那专注的神情,认真的态度,让我惊讶,再观察他们的作品,比平时在教室里画的要仔细得多,形象得多。◆◆汨罗市范家园中学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