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万人计划”入选对象,在有关部门和单位原有支持的基础上,国家再给予直接特殊支持、提供特殊条件,形成集成效应。特殊支持包括:
经费支持。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安排每人约100万元用于自主选题研究、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地方和用人单位还可配套给予适当支持。
政策支持。在科研管理、事业平台、人事制度、经费使用、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等方面,制定重点培养支持政策。为杰出人才设立科学家工作室,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方式给予经费保障,支持其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
服务支持。根据需要,贡献突出的还可纳入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范围联系服务。
“万人计划”重点支持哪些人才
杰出人才100名
计划支持100名处于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科学研究有重大发现、具有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人才
领军人才8000名
计划支持国家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创新创业人才,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和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等类别
青年拔尖人才2000名
计划支持2000名35周岁以下、具有特别优秀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潜能、科研工作有重要创新前景的青年人才
记者连线
湖南有3人入选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之一汤琳教授表示:
希望用好平台出更好的成果
“能够入选我非常荣幸,作为中国青年学者,也希望自己知识创新,在国际交流中发挥更大价值。”昨日首批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导汤琳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希望用这么好的支持平台,出更好的成果,培养更好的学生。
“我的研究方向在环境工程方面,包括固体废物处理和清洁生产上,在生产过程中尽量把污染的排放降至最低限度。”汤琳教授很谦虚地表示,除了自己的努力,可能更多得益于良好的团队,“年轻的时候要多多努力,越早越好,起步的时候把自己的大方向定好;团队的合作意识特别重要,为团队的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自己相应也能获得更多的支持。”
有科研,教学任务也繁重,这学期上四门课,最多时一个星期有十几节课。不过在汤琳看来,这两者之间也有促进作用,“上课内容与科研直接相关,带研究生和搞科研也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
1979年出生的汤琳教授是两岁半孩子的妈妈,她最遗憾的是带孩子的时间比较少,“以后不仅要搞好科研、上好课,还要多抽时间陪孩子。”这就是这个青年女学者最朴实的愿望。
“万人计划”第一批入选名单正式发布,湖南有3人入选青年拔尖人才,他们是湖南大学的汤琳、中南大学的张伟、湘潭大学的杨汝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