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

当前位置:教育 > 高考 > >正文

语文基础知识:师说文言文知识梳理 师说文言文知识整理归纳总结

2022-04-27 15:30:21 来源:语文网 编辑: 贾金菲

《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师说文言文知识梳理,一起来看看吧。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 ,

(2)或师焉,或不焉 通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句读之不知

(2)君子不齿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小学而大遗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3)吾从而师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上文是原因、方法等,正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1)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________________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

③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________________

④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

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_________

(2)传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_____________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_________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________________

④得璧,传之美人________________

⑤舍相如广成传________________

5.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而耻学于师

(2)小学而大遗

(3)孔子师郯子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________________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________________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________________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________________

⑤其皆出于此乎________________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________________

(2)于

①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

②而耻学于师________________

③不拘于时________________

④其皆出于此乎________________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________________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不拘于时,学于余

四、重要语句翻译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译文: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 (1)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____________处为句,____________处为读。

(2)六艺:本文是指六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艺”有时是指礼、乐、射、御、书、术等六种技艺。

答案与解析

1. (1)“授” 传授,教授。 (2)“否” 不,没有。

2. (1)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 (2)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

3. (1)求学的人。 (2)小的方面学习。 (3)动词“从”和连词“而”,“从”译为“跟从”。

4. (1)①老师。 ②有专门技艺的人。 ③以……为师。 ④学习。 ⑤从师学习。 (2)①传授。 ②流传。 ③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④传送,传递。 ⑤招待宾客的馆舍。

5. (1)意动用法,以……为耻。

(2)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6. (1)①代词,他。 ②指示代词,那些。 ③代词,作主语,他们。 ④代词,作定语,他们的。 ⑤副词,表大概。 ⑥副词,表反问。 (2)①介词,比。 ②介词,向。 ③介词,被。 ④介词,从,在。 ⑤介词,对于。

7. (1)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2)宾语前置,应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3)前一句为被动句,前一个“于”表被动;后一句为状语后置,应为“于余学”。

8. (1)那些童子的老师,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人。

【解析】 “非……者”,否定判断句。

(2)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君子)的见识竟然赶不上这些人,这真是令人奇怪啊!

【解析】 “不齿”指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第一个“其”指“君子”;第二个“其”代词,“这”,指“智乃反不能及”。“乃”译为“竟然、反而”。

9. (1)文辞语意已尽 未尽而须停顿

(2)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上面就是师说文言文知识梳理了,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多多关注本网站。

标签: 语文基础知识 师说文言文知识梳理 从师求学的道理 师说文言文知识整理归纳

新闻排行

推荐新闻

一中学收学生20元树叶费 教育局回应引起网友议论

听说过乱收费的,没听说过有收树叶费的。黑龙江一所中学,就有人收树...

图说湖湘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态 鞋企表现有喜有忧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科创板中报业绩有望继续领跑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